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

在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路上


在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路上
對教學有責任心、有心想系統性設計與規劃課程
在2018年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嘗試透過計畫給自己壓力
做系統性規劃與分析
但在執行的路上,卻有了一些疑問

教學現場 VS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想要的似乎不盡相同

在以下這篇文章中,找到了一些答案

我對通識教育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案關係的初觀察
文/曾華璧 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     通識在線第 79 期(2018年11月)
 我個人多年來的理念是:一門優良的課程、甚至是該課程中的一個講題,都猶如一個須要不斷研究的計畫案。教師必須思考:我為什麼要開授這門課(等同於研究動機)?要透過哪些講題的設計來達成此一目標?在諸多講題中,我為什麼要選擇該講題?它如何成為課程的必要架構之一?各講題的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?為什麼這樣的內容才能夠完整的呈現主題,並回應課程的目標?會採用某一講題,是因為已有許多學者發表相關的論著,可資利用?抑或議題雖在發展中,卻可以引起教學上的思辨之效,故而設計之?有哪些研究成果與文獻能與個人的學科專長相互結合,也可以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?課程是否該規劃不同的單元,以呈現「多層次、多面向」的角度?所以對我而言,整門課程與講題的設計,切切實實是許多「研究」計畫的成果結合,而且是透過教師的問題意識、專業學養與識見,經過研究與設計之後,得以呈現。這種課程規劃上的「研究」,好比是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的合作,共同將一個建物與房屋的內部裝潢,全面的組合起來,賦予特色;若沒有「研究」的過程,就沒有好的「教學」內容。
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是以等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的模式,進行徵件與審核,其成果若通過「期刊論文」審查,獲得刊登,就是一篇學術專業論文。我認為這對獲得計畫補助之教師而言,確實增添學術榮光,但我更關心的是教學實務的學術成果與優良通識教學的實質關係;亦即: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是否能讓「教學」更成功、更受歡迎、內容更加優質?「研究」計畫的「學術」成果,如何轉化為增益「教學」的甘露?且是否因此開拓通識教育的新方向?此外,通識教育的領域廣泛,受教學生的背景多元,故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應該如何界定?有什麼共同點及差別性?相關議題或許應有更多的思考與討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閱讀書籍: 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 那又何妨

閱讀書籍: 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 那又何妨 閱讀所得: 陪伴引導、從改變自己開始、身教言教 父母如果要發揮影響力,絕不是指責或命令 而是了解孩子其實和我們一樣茫然,和孩子一起找出適合自己的出路 #閱讀100  #知識卡片 #94快讀書